搜索

行走江湖,为什么总少不了「一壶酒」?

发表于 2024-05-01 15:17:35 来源:滥官污吏网

行走江湖,为什么总少不了「一壶酒」?

这两年最流行的行走江湖一句话,莫过于——我有故事,总少你有酒吗?

比起「诗和远方」的不壶理想主义,「故事和酒」多了几分风尘之色。行走江湖曾几何时,总少这两者相依相存,不壶两相度量,行走江湖两相包容。总少好像无论多重的不壶故事,一碗酒,行走江湖也尽可以快意地盛入其中。总少

酒承载过多少故事呢?

我们的不壶四大名著,各有各的行走江湖神采,唯独在嗜酒这码事上极为相似:

醉打山门,总少三碗不过岗,不壶好汉们的生死之交不过一碗烈酒;煮酒论英雄,酾酒临江而横槊赋诗,一壶浊酒道尽了古今风流;

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,警幻仙子捧出了一壶名为「万艳同杯」的仙酒,教他是「百花之蕤,万木之汁,加以麟髓凤乳酿成」,凉凉一语,饮不完的儿女悲欢;

就连整日讲吃斋念佛的《西游记》,都颇为讥诮地点明孙悟空和猪八戒「自持戒,却也不曾断酒」,唐僧本人则「平日好吃葡萄做的素酒」,所以跟老鼠精喝个交欢酒儿,倒也不算破戒。


86版《西游记》:「长老,来喝个交杯酒吧!」……唐僧最后还是喝了。


世人皆爱酒,中国人尤其。《吕氏春秋》里记载说,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术。对当时尚处于奴隶社会的中国来说,用粮食酿成的酒,实在是奢侈品。据说大禹尝了一口仪狄酿出来的酒,发现太好喝了,于是不喜反怒——这样的东西,岂不祸国殃民?

这大概是最早的「有故事的酒」。但国人并没有因为夏禹恶酒,就跟这种美妙的饮料断绝了关系,酒的故事反而愈演愈烈。周室的贵族们贪恋美酒,楚宣王见天下诸侯,鲁恭公因为带来的酒太淡,就招致了宣王大怒伐鲁。而魏惠王则趁着这一唇亡齿寒的时机,进攻了赵国。著名的「鲁酒薄而邯郸围」因此而生。

汉朝时卓文君当垆卖酒,已成千古佳话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士大夫饮酒的风气,一发不可收拾。竹林七贤以好饮酒著称,阮籍听说步兵厨营善于酿酒,立刻走后门要了个步兵校尉的职位,只为了能独占营中美酒。

最厉害的恐怕还是隋末起义的王世充,他称帝以后,召集群臣,说能让朕坚持日理万机的,就是酒的功劳了。所以朕要给酒封个官位——就叫它「天禄大夫」吧!


根据《饮中八仙歌》所作的《醉饮图》(局部),万邦治(明)


如果说以上还只是朝堂得意之酒,那么到了唐朝,酒就有了浓厚的江湖色彩。《饮中八仙歌》讲的尚且是文士之举,但李白仗剑饮酒履天下,已经颇有侠客之风了。杜牧虽是骚客,但一句「落魄江湖载酒行」,却不知契合了多少江湖人的心意。

江湖中酒与故事的传奇也正式开启。在风尘三侠的传说中,李靖携红拂女私奔,路上遇到了虬髯客。这个人极为无礼,但红拂女却认定他是英雄,邀他一起喝酒吃肉。虬髯客喝着烧酒,突然掏出一副人的心肝,说:「此人乃天下第一负心之人!」说罢就切了仇人心肝,就着酒吃了下去。

这个边饮酒边讲出的故事,短而凶狠,震撼人心。

把「有酒有故事」的江湖发挥到极致的,大概还属金庸。《神雕侠侣》中,郭襄初次出场,是在风陵渡口的一家客栈。彼时天色已暗,大雪纷纷,风声呼啸,众人便围坐在火堆边,听一个陌生汉子讲起了故事——那正是神雕侠的传说。汉子讲得精彩,却又故意卖关子,引得「那广东客人欲知详情,命店小二打来两斤白干,请那大汉喝酒。」

待到故事的高潮部分,所有人都欲罢不能,郭襄干脆亲自上阵,「店小二,再打十斤酒,切二十斤牛肉,我姊姊请众位伯伯叔叔喝酒,驱驱寒气!」


95年无线版:《神雕侠侣》之风陵夜话


陌生汉子讲述这个「神雕侠」的故事颇花了些时间。但说真的,就着白干饮下去的是豪情,讲出来的是杨过十六年的沧桑——这个故事又怎么能算长呢?

金庸极爱在武侠故事里写酒、写喝酒人的故事。「飞雪连天射白鹿,笑书神侠倚碧鸳」,十四部作品联成的一句诗,自带着一种快然的醉意。

他写杨过不爱酒,却买酒喂马。那匹良驹长年屈于村夫之手,拖柴车,挨鞭打,乃至成了匹瘦弱癞马。及至被杨过救下,突然就要喝酒——只因为它「风尘困顿,郁郁半生,此时忽得一展骏足,自是要飞扬奔腾了」。

马尤如此,更何况人?令狐冲说:「人生在世,会当畅情适意,连酒也不能喝,女人不能想,人家欺负到头上还不还手,还做什么人?不如及早死了,来得爽快。」

《笑傲江湖》里,祖千秋与令狐冲论酒,洋洋洒洒,引经据典,几乎可以单独拿出来做一篇雄文。汾酒配玉杯,葡萄美酒夜光杯,梨花酒当用翡翠杯,犀角杯配的是关外白酒,青铜爵才称得上高粱古酒……方能品得出酒中真味。

但岂止是「喝什么酒,用什么酒杯」呢?在金庸的笔下,什么样的人,就喝什么样的酒。

令狐冲从小放养长大,性格里有那么一丝的天真浪漫,所以金庸安排他一出场就喝「猴儿酒」——「湘西山林中的猴儿会用果子酿酒。猴儿采的果子最鲜最甜,因此酿出来的酒也极好」。那是原生态未被污染的美酒。

而黄蓉出得桃花岛来,遇到郭靖,诈骗了他一桌子菜肴,上来点的则是「十年陈的三白汾酒」。北汾南绍,皆是天下名酒,生长于草原的郭靖,可远远不如自小被黄药师当做掌上明珠的黄蓉这么熟稔老道。

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,还是《天龙八部》里乔峰的高粱酒。

松鹤楼上,乔峰与段誉初相识,立刻叫了「十斤高粱」,吓得酒保连忙打岔,没想到乔峰变本加厉:「十斤不够,打二十斤!」这高粱酒毫不温柔绵软,酒气刺鼻,是名副其实的烈酒,但乔峰只管满斟下去,因为这是意气相投的「结义酒」。


97年TVB版《天龙八部》:乔峰断义聚贤庄,虽千万人吾往矣


乔峰的性子,也跟高粱酒一样,至刚至烈。聚贤庄一战,面对已经反目成仇的昔日故交,乔峰只管叫人倒酒,直喝了五十余碗,酒里盛满了他的冤屈郁闷,却也让他精神大增。直到有个无名小子也上来对他喝三吆四,乔峰顿时借着酒意,呵斥出声——

「乔某和天下英雄喝这绝交酒,乃是将往日恩义一笔勾销之意。凭你也配和我喝这绝交酒?」

虎落平阳,他也不甘受小人之辱。酒抒胸臆,才是最鲜活的那个乔峰。

金庸为这章聚贤庄大战,起名「虽千万人吾往矣」。虽千万人吾往矣——干了!快意恩仇,都在这一碗烈酒里,一笔勾销。

所以行走江湖的故事,总少不了酒。只因为好酒和好的故事一样,都足够荡气回肠。酒是至情至性,人是至情至性,故事同样是至情至性,一壶酒,足以浓缩了侠之一生。

话说回来,有酒有故事的江湖,恐怕也少不了行酒令。

可能很少有人知道,因为《诗词大会》红极一时的「飞花令」,其实就是古人行酒令的一种。从秦汉开始,文人们就有了联席唱和的爱好,遂成酒令。其中最有名的,莫过于王羲之的「流觞曲水」——士人们以杯顺流,谁接到就喝酒赋诗,于是就有了《兰亭集序》。

当然,这还尚属于仅仅流传在士人贵族中的「雅令」。到唐宋时代,酒文化大为风行,酒令也随之发展出了通行于市井人家的「通令」。通令虽然没吟诗那么风雅,但胜在花样百变,伴着大口喝酒,极具快意。


清人绘《怡红夜宴图》,表现的即是《红楼梦》中大观园女儿们以「牙牌令」行酒令的场面


在当时,盛行的「通令」包括有「骰子令」「小酒令」「手势令」等等,其中「手势令」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「猜拳」——喝酒的两人,同时伸出手指报数,谁报的数目跟双方所伸手指总数相符,谁就算赢,输的人喝酒。不过报数可不是普通的数字,而得是要一句包含了数字的俗语才行。

江湖中人,饮酒自当划拳。在《倚天屠龙记》里,金庸就写郭襄趁着跟鲁有脚喝酒猜拳之余,偷师了些打狗棒法。到了《鹿鼎记》,他更是详细描写了韦小宝的猜拳口诀——「哥俩好」,「五经魁首」,「四季平安」!

就连乔峰这样的豪杰英雄,也「喜欢和众兄弟喝酒猜拳」。洛阳城开百花会,他和丐帮兄弟还借此闹了个痛快,甚至因此顾不上看艳丽绝伦的马夫人一眼。

乔峰猜拳到底什么样,金庸没有详写。江湖的故事流传至今,大半只剩下了江湖的梦。但江湖的梦里,也不可能没有酒,不可能没有意气风发的酒令猜拳。嗜酒如命的黄霑,为《天龙八部》写主题曲,就挥毫道:「豪气吞吐风雷,饮下霜杯雪盏」。

也许伴随着种种故事的逝去,你可能觉得,那个有酒有故事的江湖,终究是渐行渐远了。

其实并没有。

刀光,剑影,诗意,以及最重要的酒,在《天龙八部》手游中,依然构成了一个看得见,摸得着的鲜活江湖。而如果你仍然留恋着这个纵酒猜拳、豪气干云的江湖,那么也许这次就是最好的机会。

此次,著名词人方文山,受《天龙八部》手游邀请,担任行酒令发令官。要知道擅写中国风的方文山,也爱极了「酒招旗风中萧萧,剑出鞘恩怨了」的江湖意气。而如今,刀剑诗酒,快意江湖,被尽情还原于游戏之中。正因如此,方文山来到了《天龙八部》手游的聚贤客栈,以「刀剑诗酒快意江湖」为令,仿古代侠士相聚曲水流觞之戏,广邀同好,共谱天龙江湖之歌。



如果说酒拉近了普通人和江湖的距离,那么这行酒令,就将成为普通人和江湖之间的桥梁。

人生何处不快意!有酒的你,愿意踏入这个充满人情味的江湖,留下只属于你的故事吗?那么不如来和《天龙八部》手游一起,一杯敬风云我辈,一杯敬岁月如催!

随机为您推荐
友情链接
版权声明: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行走江湖,为什么总少不了「一壶酒」?,滥官污吏网   sitemap

回顶部